山西壽陽:黨建領航 織就基層善治新圖景
武笑
8月5日,走進山西省晉中市壽陽縣社會治理服務保障中心,森林防火的紅外監測、文物保護的實時監控、城鄉網格的動態巡查畫面在大屏上交替閃現。在社會治理和行政執法一體化指揮調度平臺上,18979件受理事件的辦理軌跡清晰可溯,辦結率99.67%。
上午11時,一條由松塔鎮工作人員上報的執法類事件在中心指揮大屏彈出。“松塔鎮松塔村實施的‘松塔村污水處理站項目’所占用的土地地類為其他林地,占用面積為86.67平方米。”工作人員手指輕點,大屏幕上精準展現出事件發生區域,指令迅速流轉至松塔鎮執法隊;半小時后,執法隊將處置畫面傳回平臺;6日后,事件辦結,并下達處置結果。
在指揮調度平臺上,一件件群眾反饋事件的處理過程全面詳細,受理登記、經辦過程、事件辦結,均有據可查。這環環相扣的事件處置流程,正是壽陽縣以黨建為引領,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的生動縮影。
2024年以來,針對基層訴求多元化、反饋不及時、信息不暢通等問題,壽陽縣打通12345政務服務熱線、網格通、壽陽發布等10個端口,歸集數據打造多網合一“總客服”,推動基層治理從“經驗治理”向“數據治理”深刻變革。
“平臺成立后,百姓辦事有了明確路徑。一個電話就能響應,既優化了辦事效率,更提升了職能部門能力。”壽陽縣社會治理服務保障中心指揮調度股股長郭凱宇指著屏幕上的閉環流程說,數字化手段為“接訴即辦”提供硬支撐,實現了執法調度、綜治網格與黨建“1881”數字賦能平臺的深度融合。
作為基層治理的“指揮中樞”,該中心統籌協調全縣基層治理事項,指揮調配縣鄉兩級400余人的綜合執法隊伍和2800余人的網格員隊伍,暢通與39家部門的線上線下對接渠道。各單位發現問題后通過專屬渠道上報,平臺按“受理—指派—反饋—辦結”流程閉環處置,讓規范高效的治理機制落地生根。
這一機制的高效運轉,離不開精細化的網格體系。壽陽縣以農村30戶、城市60戶為單位劃小劃細網格,共設2355個微網格、377個企業專屬網格和44個動態網格。梳理與基層平安穩定相關的60項任務,整合為社會治安巡防、森林防火、地質隱患排查等8大類18項網格職責,基層網格員通過“網格通”App實時處置事項,構建起全天候、全領域的信息排查發現渠道。
在基層執法一線,規范與效率如何兼顧?解愁鄉給出答案。作為典型工業鄉鎮,這里煤炭、鋁礬石等資源豐富,但私挖亂采、非法生產等問題曾頻發。為此,解愁鄉組建專業行政執法隊伍,構建“1+N”聯動執法機制、“鄉—村—網格”三級巡查機制和“審慎包容執法機制”,推行“首違不罰+輕微不罰+以案說法”執法模式,搭建“人防+技防”執法網絡,既提升了效率,更凝聚起執法合力。
從剛性治理到柔性引導,壽陽縣同步探索共建共治新路徑。為推動村規民約從“紙上條文”變為“行動自覺”,2024年起在全縣12個鄉鎮21個村試點“積分制”治理模式,以“活動參與+積分管理+積分兌換”為紐帶,催生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松塔鎮松塔村是首批試點村。“圍繞鄉村振興、生態宜居等五大目標,我們從15個方面、6大類細化村民行為規范。”松塔鎮副鎮長陳晨霞介紹,網格員記錄網格內積分事件,以家庭為單位建檔案、立臺賬,列出“正向加分+負面扣分”清單,獎懲并舉引導村民向好向善。
在松塔村村委會的積分超市里,“洗潔精5積分”“衣架10積分”“洗發水20積分”的標牌清晰可見,商品多為日常生活必需品。村民冀滿勤通過參與護林防火、打掃衛生攢下30多個積分,二季度剛用15個積分兌換了一個杯子。
“現在干活成了自覺,大家都比誰積分多。”他笑著說。
負責積分兌換的工作人員王晉霞坦言,積分制讓“村里的事”成了“家家的事”,村民參與治理的積極性明顯高漲。
從縣城指揮中樞到鄉鎮執法一線,從社區網格巡查到村莊積分兌換,黨建始終是壽陽基層治理的鮮明主線。2024年以來,壽陽縣委圍繞“黨建統領全面工作”這一中心,推進8項重點任務、整改8張問題清單,搭建黨建領航“1881”數字賦能平臺,整合黨建領航、社會治理、行政執法3個數字化系統,構建起“一網受理、一網調度、一網監督”的一體化運行體系。
如今,全縣12個鄉鎮實現28項政務服務“家門口直辦”,群眾無需往返縣城即可辦理社保繳費、證明開具等事項;10個社區開通“一鍵訴求”通道,物業糾紛、環境整治等問題直接對接“1881”數字賦能平臺,由縣鄉聯動處置。截至目前,平臺問題整改處置率達99.84%,矛盾糾紛化解率提升至98%,基層干部從“多頭應付”轉向“精準服務”。
2025年,壽陽縣啟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提效年”,實施黨建領治、精網優治、賦能強治、數字智治、融合善治“五治提升”工程,以更優治理效能為產業轉型與經濟發展保駕護航,持續繪就基層治理現代化的生動圖景。